BRAND TO JOIN
發表日期:2019-04-27 14:51:41 作者來源:張老師 瀏覽:286
2、孩子有不順心的事情會動手,父母一定要制止。
對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嚴肅批評,讓他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已經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必須親自道歉;同時,讓孩子明白應該學會接受各種不如意。
除了批評和講道理,一定的懲罰必不可少,并將與懲罰相反的待遇呈現在他眼前:呵護和安撫被咬的孩子。從而令孩子懂得,攻擊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處,進而自覺摒棄攻擊性行為。
3、到時間睡覺的時候還在玩鬧
父母要示意孩子到就寢時間了,告訴他按時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去幼兒園不遲到。沒有一個孩子會主動上床,他們永遠沒玩夠。如果父母允許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難以養成。所以,無論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辦法拒絕。
4、看到喜歡的東西非要買,不買就不走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要對孩子表明你的態度。
如果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無理取鬧,不妨置之不理,繼續選擇其它物品,或者佯裝離開,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協是不明智的,否則孩子的任性將變本加厲。等孩子冷靜之后,通過講道理或講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歡,撒潑、哭鬧的結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討厭。
5、電子產品要讓孩子適當接觸
到了該結束游戲的時間,孩子卻坐在電腦前不動。電腦游戲容易使人上癮,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規定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比如一天一次,時間為半小時左右,并嚴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過服從外在的約束力,逐漸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控制,這樣才能體現出早期教育價值。
當你的孩子出現以上的問題時,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讓自己的“溺愛”,對孩子童年的培養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