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TO JOIN
發表日期:2019-04-27 11:17:54 作者來源:崔老師 瀏覽:131
9月17日,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西岸正式開幕,包括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在內的多家國內一線科技公司創始人都出席了會議并作出演講。
以下是部分大佬的演講精華:
馬云:人工智能將深刻改造制造業和金融業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其實并不單單是某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是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三十年,人工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服務業、教育、甚至醫療。
他用新制造行業舉例稱,未來制造業的重點一定是引進知識和人才。但是,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傳統制造業將很難生存下去。在他看來,成功的制造業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我認為未來上海這個城市會被云計算等技術改變,上海是超級大都市,都需要新技術、新思想引領。”
另一個將被人工智能深刻改造的領域是新金融。馬云說,數據時代金融風控不是給銀行穿防彈衣,而是要能預測風險。當談到P2P時,馬云表示,這些有個網頁就稱為互聯網金融的公司非常可笑,是不可信的,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用大數據來支撐整個行業,風險極低,而現在的很多p2p都只是披著金融的外套。
最后,提到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恐懼時,馬云表示,就算出了交通事故,我們也應該想辦法把事故的可能降到最低,而不是消滅一整個行業。“把一個行業打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把行業重新完善非常艱難。”
#p#分頁標題#e#
從某種意義上講,馬云一針見血的點出了目前AI技術的瓶頸。我們知道,這波人工智能大爆發是從2010年“深度學習”算法的成熟開始的,深度學習算法由加拿大多倫多教授Geoffrey Hinton于2006年提出,該算法誕生之后,由于其在提高圖像、聲音識別能力上都有極強的能力,加之移動互聯網產業為相關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在這種背景下,AI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當然,馬云也并沒有否認AI的發展潛力,但他更習慣于用機器智能來定義現在的AI。他在演講中提到“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類有智慧,我相信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無法獲得的。機器可以更聰明,也可以更快速,也可以更強壯,但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有愛,機器只有芯,而人類有心。”
按照馬云的邏輯,阿爾法狗通過人類注入的程序,在圍棋水平方面可以完勝人類,但是阿爾法狗不可能像人類那樣去發明圍棋這個游戲玩法。機器可以代替人類做很多工作,但永遠無法像人類那樣擁有七情六欲。所以,“機器做人會做的事情并不稀奇,機器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了不起的。”
總結一下馬云的觀點:機器智能并不等同于人工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或許難以實現,因為機器很難擁有人類的智慧、夢想、價值觀。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主題為《AI時代全面到來》的演講中表示,“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自己和AI沒有關系。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要的是率先擁抱AI,盡快使自身AI化。”
他認為,不同時期對現代化的定義不一樣。20年前,信息化就是現代化,而現在現代化的定義已經改變。如今的現代化就是AI化,人工智能(AI)在技術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算法算力的良性循環使得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升級和經濟變革影響越來越突出,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此外,李彥宏還在本次演講中提出了AI三位一體的概念:
1.AI思維,基于萬物互聯的思考,今天的生活當中遍布傳感器,而企業要找準自己定位,通過人工智能解決人和萬物的關系,才能夠從萬物互聯的角度,實現降維攻擊。
2.AI能力,能力指的是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而不是發明人工智能。世界領先的公司在這方面投入都是長期巨大的,因為在基礎的AI能力之上,深入場景、強化自身業務,用獨特的AI應用,才是能力上的優勢。企業要充分了解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3.AI倫理, 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不僅在技術層面要達到突破,公司的發展必須遵循AI倫理的四個原則,即安全可控、創新愿景、 教育和AI的終極理想——為人類帶來更多自由。
對于很多人擔心AI發展會導致失業的問題,李彥宏表示他不太擔心,因為每一次的革命都帶動新的產業,他認為Ai的未來是帶來更簡單、更美好的世界。
馬化騰:人工智能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
在本次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化騰強調,人們需要充分考慮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后果。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很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它能夠釋放過去所有人類技術和工具的潛能,也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了說明騰訊對人工智能的重視,馬化騰表示,近期,騰訊的華東總部正式落戶上海,其中雙方最為重要一個合作領域就是,騰訊要在上海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并將先進技術充分應用于文化創意、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民生健康等領域,全面加入“智能上海”行動。
說到人工智能與社交的聯系,馬化騰表示,騰訊多年來一直專注做連接,但連接人與人的極限就是幾十億個節點,可如果加上人與物,人與服務,那么這個規模將會增長到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的量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社交”時代。”
為此,騰訊提出,其目標就是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做好連接器,而人工智能將是這個“數字工具箱”里的制勝法寶,它與大數據、云計算共同構成了新型基礎設施。
雷軍:小米的下一次機遇是AI+IoT
“兩年前我非常焦慮,在人工智能時代,小米該怎么辦?”9月17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演講中表示。
雷軍觀察到,無論國際巨頭還是國內的BAT,都將人工智能為最核心戰略,遠遠超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在這個時代面前,不僅巨頭,在10多個領域,1000多個創業公司風起云涌。越來越多實用產品產生。
面對這樣的變化,雷軍稱自己非常焦慮,“因為國際巨頭領跑一個時代,創業公司也非常強。對小米這樣不大不小公司該怎么辦?”為此小米高層整整討論了一個星期,最終,認為自己別無選擇,要把人工智能轉變為小米組重要的戰略。并且基于這個戰略,小米認真研究了優勢和不足,以及該如何趕上。
最終,小米找到的突破口是IOT。雷軍認為小米的優勢在于有用戶群、海量設備和數據,小米可以用AI+IoT,在這個時代立足。截止二季度,小米已經有1.15億臺消費類IOT設備,是全球最大消費類IOT平臺。雷軍表示,隨著5G時代到來,IoT會插上翅膀起飛,小米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住AI+IoT時代的機遇。
來雄孩子機器人
99元4次課→《中國創造》打造科技少年團
#p#分頁標題#e#
雄孩子機器人
助力中國兒童站在世界之巔
#p#分頁標題#e#